2023年,四平战役纪念馆以改陈布展为重点,围绕宣传教育、文物征集、宣传推广等工作,推进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落地落实,充分发挥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示范引领作用,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被吉林省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被共青团四平市委授予“四平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成为辐射全国的红色教育基地。
一、2023工作完成情况
(一)顺利完成升级改造工程
升级改造后的四平战役纪念馆,突出了“为新中国而战”的主题,邀请鲁迅美术学院顶尖团队设计,共设有6个展厅和1个半景画馆,展厅面积达到2400平方米。内容上主要突出了四战四平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形式上主要以数字化展馆为重点,打造了“天桥复原景观”、“数字化英烈墙”、“裸眼3D半景画馆”等场景。
根据中宣部审批的《陈列大纲》,对展览、展线的形式进行全部调整,充分运用多媒体融合技术手段、声光电等数字化展示手段,将mapping灯光投影展示系统、数字魔墙互动展示系统等应用到展览之中。半景画馆全面升级,利用沉浸式裸眼3D展示系统将《攻坚四平》半景画进行动态展示,实现灯光、声效、场景、CG动画的完美融合,让展示效果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展览项目中,新增设电动沙盘、延安窑洞、天桥场景等10处展览项目。在新增设的延安窑洞“毛主席迭电指示四平”场景中,集中展示了保卫战期间毛主席手书的13份电文,以情景氛围诠释“四战四平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武装斗争过程中的一次重大战役”这一展览主题,突出了讲党中央部署东北大会战及直接指挥四平保卫战历史史实、全面地讲述了四平保卫战对国内局势的直接影响、凸显了四平保卫战的重要地位和国际上产生的巨大的影响。
在配套设施中增设了地热采暖项目,并按期完成了消防维修、安防维修、影视教育厅装修、文物库房搬迁、地沟管线更换、雨排水维修、讲解系统升级、序言厅雕塑制作的工作。按照中宣部、省宣及省市相关领导的要求,四平战役纪
念馆改造升级项目自 2022 年7月各个项目陆续开工,于2023年4月中旬全部完成,所有项目顺利通过省委宣传部验收。
(二)隆重举行重新布展开馆仪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指示、践行解放战争发起地开展红色文旅系列活动的使命,四平战役纪念馆于2023年7月21日在英雄广场举行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平三周年系列活动暨“为新中国而战”四平战役纪念馆重新布展开馆仪式。省市级领导、文博同行、受邀嘉宾出席本次活动。此次开馆仪式得到省、市多家新闻媒体及微信、抖音等网络社交媒体采访报道。报道从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四平战役纪念馆推进场馆改造、学术研究、教育培训、宣传阵地“四个升级”新成就,进一步树立新时代吉林省“红色名片”形象,扩大了四平战役纪念馆作为全国红色地标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作为“为新中国而战”史实陈列开馆仪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四平战役纪念馆在吉平宾馆举行文物捐赠仪式,四平市级领导、社会各界文物捐赠人士出席本次活动,本次活动总计捐赠文物、史实资料等69件(套)。四平战役纪念馆以此次文物捐赠活动为契机,一如既往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三)红色教育基地发挥职能
1.圆满完成重大接待
今年先后接待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台盟中央组织部部长、辽宁省、吉林省党政机关领导来平调研。同时,接待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铁岭市周恩来纪念馆、雷锋纪念馆、辽河博物馆、红色南梁联谊会等来馆参观调研。为做好红色历史的传承工作,在四野43军后代子弟来平举办的《军旗飘扬·父辈的足迹》活动中,四平战役纪念馆完成接待工作并为抢救和挖掘老兵及其后代子女口述史近万字调研报告。
2.加强交流合作
为盘活馆藏资源,四平战役纪念馆引进了江西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南昌-新四军从这里走来》《江西人民抗日战争史迹展》专题展览。该次展览加强了两地馆际交流,推动红色历史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红色文化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有序流动、合理配置,实现了共建、共享、共赢的新局面。
为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搭建共享共赢的活动平台,四平战役纪念馆与吉林大学数学学院、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共建实践教育基地开创了新的合作模式,拓展深化了共建的形式和内容,搭建起良好的互动平台和沟通桥梁,以实际行动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
3.发挥宣教职能
作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月8日试运行至今,共接待观众44万人以上,讲解近3000场。同时,四平战役纪念馆延伸宣传教育覆盖范围,先后走进武警部队、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工程学院、四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铁东区文化广场、四平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八一希望小学、吉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单位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讲述英雄故事”“青春志愿社区行 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四平解放纪念日红色教育活动”“铭记先烈志 共话爱国情”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40余场,充分发挥了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职能。
4.红色教育成果显著
“四战四平革命历史教育中心”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教育作用,完成宣传折页设计印刷工作,设计具有四平战役纪念馆特色的文创产品十余种,并策划了2023年教育活动方案。一年来,先后举办了《军旗飘扬 父辈足迹》四纵后代联谊活动、“英城好少年”三期活动,并完成文创区销售精英招聘任务、文创区文创产品数量较准、品类核对、输入微机一体化任务。
5.整体服务水平有效提升
为全面提升讲解服务质量,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充满活力的新时代讲解人才队伍,四平战役纪念馆在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中,从培训讲解员队伍入手,聘请有社教工作经验的东北烈士纪念馆于莲蓉主任为讲解员进行为期一周的授课和辅导,主要对讲解员在表达技巧、服务、礼仪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培训。此次培训提升了讲解员内在与外在的综合能力,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为优质的讲解服务。
(四)积极推进文物征集工作
四平战役纪念馆以文物安全为核心,以保护利用为抓手,拓展文物征集渠道,全年共征集文物166件,包括四平市公安局拨交枪支3支,四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移交解放后土地执照48件、1931年-1933年间四平地图1张,以及开国上将王明贵使用过的文物。除本地文物征集之外,保管部人员也前往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营丘镇西枣林村征集文物。同时,配合吉林省博物院督导推进组完成四平战役纪念馆一般革命文物审核工作。文物保管部认真完成文物档案整理和保护工作,并对展陈文物、枪支进行日常养护,使革命文物充分发挥在革命传统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抓好党建工作落实
纪念馆党支部充分利用“三会一课”、学习强国等形式,组织全体在职党员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达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等重要内容10余次,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入行。
党支部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把党建工作与实际业务工作相结合,先后组织党员干部与共建单位联合开展“回望初心重温红色历程、坚定信念传承革命精神”“奉献社会、引领文明”等主题党日活动8次,在活动中把《四战四平历史图片展》带到当地党员干部身边。
党支部向共建单位捐赠文创产品30套;并为所在社区的困难群众送去生活用品,把“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到工作实处。在“99公益日”捐款活动中,全馆职工发挥模范作用,共计捐款4800元,为公益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同时,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学习雷锋好榜样”红歌传唱活动、四平市青年干部职工开展团体操展演活动、干部职工“红色吉林”定向系列赛英雄广场站活动,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六)日常工作有序开展
在财务方面,按时完成年终决算、固定资产年报工作;在人事方面,完成年度考核及信息审核工作。在展馆维护方面,按照展馆升级改造工程进度完成馆内会议室装修、文物库房搬迁等工作。
二、问题与不足
(一)整体讲解服务接待水平有待提升;
(二)战史研究力量不足、研究成果青黄不接、深入挖掘红色历史存在局限。
三、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做好国家一级博物馆申报的各项准备工作,从而进
一步助推我馆高质量发展。
(二)为全面提升整体服务质量、提升讲解人员的综合素质,纪念馆将加大红色品牌的推广力度,继续开展《为新中国而战·四战四平》史实图片展的活动,讲好英烈故事,宣传英烈事迹。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文化育人作用。
(三)在文物征集方面,以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为契机,拓展文物征集渠道,做好文物征集工作。拓宽征集文物的工作思路,加强与革命后代联络,注重搜集史料信息,探讨文物征集线索,做好藏品信息研究和背后相关联的社会信息;计划开展座谈10次左右,充分挖掘背后的红色故事;继续完成文物档案照片整理工作,计划完成新征集的100余件文物建档工作。
(四)为抢救革命前辈影像资料工程,研究部计划赴广西、海南、黑龙江等地采访有线索并且还在世的参战老兵或老兵后代,挖掘战斗英雄的革命事迹及每一战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
(五)积极推广,扩大纪念馆的宣传力度。四平战役纪念馆将利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发布最新消息、展览信息、文物介绍等,吸引更多的观众关注和参观,力争热搜榜百强。
(六)借助网络平台让文物“活”起来、让思政教育“火”起来,结合馆藏资源,拍摄制作红色视频,将课堂搬上“云端”,让思政教育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赓续传承,推动大思政课工作落实落细。
(七)加强馆际交流,盘活馆藏资源,促进红色文化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有序流动、合理配置,组织不少于两次的临时展览,实现资源共享。
(八)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按照“三会一课”制度,继续开展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活动。做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突出党组织的先锋带头作用,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
(九)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通过明确管理职责、完善管理制度、引入消防设施设备、提高火灾防范意识等方式,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战役纪念馆的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
编制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委托单位:四平战役纪念馆
2023年12月18日